台文系首頁  各期電子報
第108期  -2018年5月-

★ 林淑慧老師榮獲「頂尖大學策略聯盟選送個人及團隊赴美國哈佛大學參與研究及合辦學術活動」,將於6月赴美國哈佛大學執行「台灣冷戰時期訪美遊記的情感結構與文化意象」計畫!

★ 林芳玫老師榮獲獲本校文學院「NTNU-UCLA 台灣研究計畫」薦送,將於5月前往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訪問授課!

★ 博士班林益彰同學散文〈左營退伍兵的後頭厝〉榮獲第11屆阿公店溪文學獎大專組優選!參見:高雄縣岡山鎮大專青年協會

本系承辦「第17屆紅樓現代文學獎」,即日起開放投稿!

★ 最高獎金1萬元,歡迎踴躍投稿 ★

徵件對象:國立臺灣大學系統三校在學學生,尤其鼓勵境外生參加。
徵件組別:共分6組,每組規定詳如簡章所示。

  • 華文現代小說
  • 華文現代散文
  • 華文現代詩
  • 華文舞臺劇劇本
  • 臺語微電影
  • 境外生微電影

收件日期:民國107年5月1日至6月30日。
收件方式:採網路收件,收件信箱:ntnuredhouse17@gmail.com。
投稿辦法:詳細辦法與規範請務必參見:第17屆紅樓現代文學獎簡章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
承辦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
協辦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事務處
贊助單位:財團法人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

人文季暨台灣文化與職涯發展講座系列

2018.5.3(四)10:20-12:10
蔡宛璇│蹛佇身軀底的語言(詩人、造型與視覺藝術工作者)

2018.5.4(五)13:20-15:10
黃亞歷│在反殖民與國族敘事之外:從現代性與跨國美學流動的觀點看《日曜日式散步者》(導演)

2018.5.14(一)14:00-16:00
廖新田│台灣水墨畫大師傅狷夫資料庫建置計畫(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

2018.5.22(二)8:10-10:00
邵大倫│台語新聲代─改變的力量(第52屆廣播金鐘獎流行音樂主持人獎得主、寶島新聲廣播電台主持人、歌手)

2018.6.5(二)10:20-12:10
黃舒楣│散步到城市廚房:百年菜市場變遷大不易(台灣大學城鄉與建築研究所助理教授)

2018.6.14(四)10:20-12:10
王柏偉│如果你不相信某個東西存在,你就不會想阻止它:殖民與技術的現代性(台北市立美術館助理研究員)

2018.6.19(二)13:20-15:10
吳易蓁│用戲劇講家己的故事(夾腳拖劇團團長、舞台劇導演)

詳細時間地點將公告於本系網站,聽講前煩請再次確認,歡迎校內外師生踴躍參與!
(非修課同學聽講可納入五育活動認證及本系研究生學術活動認證)

台語電影「回來安平港」台文字幕版首映會

2018.5.24(四)12:30-15:10│台師大文學院誠101教室

讓我們「辦甲反桌」─2018師大台文週

文∕台文實習記者 學士班邱宴藜同學

記得上一期電子報台文記者向大家介紹許多台灣辦桌文化嗎?第三屆台文週正以「辦桌」為主題回來囉!來看看僅20人的工作團隊如何吸收、理解辦桌文化並推廣出去!

本屆師大台文週取名為「辦甲反桌 pān kah píng-toh」總籌邱宴藜及木立翼提到,當初投票決定主題時並沒有思考太多,只是認為將「辦桌」與「反桌」結合非常有趣,後來漸漸覺得語言、文化與時代之間有著不停變動的關係,歷史發展造就辦桌在社會中定位的改變,但是一直到現在,大多數人認為辦桌僅是尋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早就成為一種「回憶」,這種情形使工作團隊想藉由台文週並透過創意與商品設計重新看見辦桌文化與我們的關係。

當商品做為一個文化載體

龐大的文化怎麼轉化為商品呢?商品股股長黃瀞瑩回想幾個月前設計貼紙時所遇到的難題:「一開始在決定貼紙的表現方式傷透了腦筋,本來的構想是以辦桌的『緣由』下去畫,譬如說:新年、作醮、結婚喜宴、喜慶請客等。查了一些資料,發現這樣太擴散了,反而辦桌這個主題變得次要,而且不利於貼紙這麼小的圖面。既然不能從『事』下手的話,就決定從『人』下手了。」股員白芯瑜也說明明信片的設計理念,像是「魚先生虛咧咧」呈現年輕一輩參加辦桌卻被問東問西的無奈感,還有「囍字明信片」表達對未來同志結婚也能舉辦流水席的期待。商品股從人在參加辦桌時會有的心情出發,反而凸顯了人與文化之間的互動關係,也讓「辦桌」在這個時代下有了新的存在意義。

除了文創商品,美食股融合辦桌「合菜」的概念,推出主食、甜品、冰品與飲料,每樣菜餚都有意涵,像是炸湯圓代表「花好月圓人團圓」,而主食電鍋飯則將總舖師煮菜尾湯的勤儉精神發揮出來,配合美術股再現辦桌場景的攤位佈置,股長張貽惠說佈置與打卡道具的發想都是從自身經驗而來,當帳篷、紅桌與電子花車舞台裝飾在攤位上,讓人彷彿正參加一場熱鬧的慶祝宴會!

在資訊大量且快速流通的時代裡,除了保存文化外,更要利用網路達成廣大宣傳的目的,網宣股負責每個禮拜三篇的粉絲專頁宣傳文案,分為商品介紹、人物故事及辦桌文化,事先閱讀大量的資料後結合自身的經驗,將繁雜的資訊化為簡單、帶點幽默創意的文字分享給網路上的每個人。

5/7-5/11來台文週予阮請!


▲ 台文週「辦甲反桌」 Logo


▲ 明信片、貼紙、潮T、帆布袋等文創商品


▲ 文創商品手工製作中


▲ 台文週工作團隊

這次工作團隊分為7個股,每個人要負責的職務不同卻缺一不可,籌備期間一次次的開會確立台文週主題的內涵,總籌股提到一開始開會時,大家發現原來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如此不容易,必須對主題有大量的文本閱讀與了解,再選擇哪些重點作為商品設計,設計商品的同時不但要能勾起大眾對於主題的記憶,也必須與商品互動、產生新的意義,例如新款台文潮T「愛媠毋驚流鼻水」為過去通常用來揶揄、共人詼(khue)的俗語,台文週的同學融合自身經驗而賦予「追求自我風格」的新意義,最後利用網路科技的發達將成果推廣出去。

每樣商品的背後都有台文系同學們的努力與理念,正如商品股股長黃瀞瑩說的,「只要有一張大紅圓桌,擺上一圈椅子,時間到了,所有人都會一起聚集過來,面對面圍成很大的圓圈。辦桌是一種自由的團圓,大家一起開心的慶祝就是這筵席最主要的目的了。」希望大家5/7~5/11來到日光大道的台文週攤位,吃吃美食、逛逛攤位上更多的文創商品,為團隊裡認真負責的同學加油鼓勵,一起開心地慶祝屬於台文週的辦桌大會!

前南菜園日式宿舍──隱匿於繁忙市區中的歷史見證

文∕台文實習記者 學士班陳德民同學

曾於2016年8月發生祝融慘案的台北市定古蹟「前南菜園日式宿舍」,於今年3月26日再次舉辦公聽會。本次公聽會以北側三棟的規劃設計為主軸進行討論,究竟台北市政府對於古蹟活化持何種態度,以及所有權人台灣銀行對於修復有何規劃及目標,各界都相當關注。

關於「前南菜園日式宿舍」

「前南菜園日式宿舍」位於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別院「南菜園」附近,現存建築物大致坐落於今牯嶺街、南昌路、南昌路二段二巷所包圍的區域內,為當時日本政經文教官員之公務宿舍,是台北市發展史上日本殖民統治者居住區的重要證據,呈現殖民都市之居住特性,也是重要的歷史見證。

二次世界大戰後數十年,舊日式宿舍群被作為官員或文教宿舍使用,包括四六事件發生時擔任台灣省立師範學院(台師大前身)院長的謝東閔、台灣大學前校長錢思亮和知名學者方東美都曾於附近一帶宿舍居住,直到居民陸續遷出後才漸漸沒落或拆除。本案現為台灣銀行的財產,因此由台銀負責招標及修護。

宿舍群位處城南,戰後鄰近日人遣返時把不便帶走的舊貨就近拍賣,間接催生了附近的牯嶺街舊書買賣生意,在戒嚴的時代背景下,滿足了知識分子對外在世界的求知慾及擴展視野,豐富的圖書所帶來的藝文能量也滋潤了無數藝術家與創作者。與台北植物園、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南海劇場、國立教育廣播電台等富含藝術人文底蘊的機構一起承載了城南的歷史記憶。

因此,文化團體建議,修復形式並非一味還原日本時代,應適當納入國民政府時期的官舍使用型態,未來的營運並宜結合附近豐沛的藝文脈絡,才能完整呈現南菜園所具備的獨特歷史意涵。

從市定古蹟到修復方案爭議





如同許多被認定或即將被認定就發生祝融事件的古蹟命運一樣,南菜園2016年剛開始進行修復後不久也發生火災意外,其中一棟建物被燒毀,使得關注議題的人們更加緊張,期許修復工作能順利進行,並且要求台銀負起保護古蹟的責任以免悲劇再次發生。

鑒於同屬台灣銀行財產的「前陽明山美軍宿舍群」案例,關注南菜園議題的文史團體與學者、居民們不敢鬆懈,寧可在細節上更加細心檢視、要求,也要避免古蹟修復後「走味」的憾事再度發生。

前陽明山美軍宿舍群全區耗費近億元以ROT(委外重建並營運)的方式修復,修復完後由業者招商收租,原本在裡面做文化與教育推廣的團體,因月租翻漲,只能紛紛撤離,留下來的是財團及私人投資的店家與餐廳。有文化團體擔心,若南菜園日式建築群以相同的方式修復,招租的投資單位可以擁有十到二十年的使用權,資方可以選擇將其做為私人或商業用途的場所而未必對大眾開放,與古蹟修護後能與在地文化、歷史、藝術結合的期許背道而馳。

於是在居民、學者、文化工作者的堅持與努力下,2017年8月台銀決定不以ROT而改為OT(自行修復再委外營運),並承諾修復完成後會保留部分給在地團體做公益使用,但未來的營運方式因OT對象未定而暫無法確定。

公聽會上的意見交流

南菜園未來若由台銀出資修復,相對而言,修護完成後的古蹟建築營運權不會全在財團的手中,應可透過多種方式,鼓勵藝術創作者與特色店家進駐,與其他在地的藝文團體合作,打造社區中的藝文空間與風氣,增加古蹟對居民甚至遊客而言的公共性。但實際運作上是否能如預期般進行,並為周遭帶來除了商業利益之外的外部效益,仍取決於古蹟修復後委外營運的對象。

本次公聽會上,與會的文化團體及工作者指出,台灣銀行目前僅提出確認以OT方式修復的進度,卻無完整說明修復後會以怎樣的方式進行委外招租。是否有一套標準可以篩選「適合的」對象進駐,達到居民與文化團體所期待的成果也是眾所關注的項目。

也有居民表示,前南菜園日式建築群是一個很難得的文化資產,應該要好好保存、活化,感謝文化工作者們的堅持與貢獻。以及希望待修復完成後,能空出部分區域規劃為公園或做為社區居民的公共使用空間。

台銀及文化局代表則承諾,會將民眾的意見做為規劃時的重要參考以及反應給文化局上層,對於維修工程對民眾生活造成的不便也會盡快做出適當的應對與處置。

未來的期許與展望

南菜園的文化定位與歷史意義是未來委託民間經營時不可輕忽的部分。為了避免利益輸送的疑慮,能否讓文化團體與居民心儀的經營者進駐也涉及財務評估。過程中官方是否能與民間保持良好溝通以達到最大福祉,仍需各界持續的關注與監督。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南菜園宿舍群會向世人展示富有古韻和能量的新樣貌。除了豐富在地文化底蘊,也能再次活出屬於古蹟的生命力。

5月4日將有場由台北市城南水岸文化協會發起的活動,內容包括基地導覽及公共論壇,若對南菜園及古蹟維運與活化議題有興趣,可參考:打開南菜園 中正區文化保存與古蹟修復公共論壇-前南菜園日式宿舍

林淑慧老師 論文〈數位人文與空間資訊的對話:跨領域的臺灣旅遊文學研究〉刊登於科技部人文司《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9卷2期(2018年3月)。參見: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

陳龍廷老師 論文〈商業機制‧區隔策略:臺灣布袋戲商業劇場1946-1960〉刊登於《民俗曲藝》第199期 (2018年3月)。參見:華藝線上圖書館

陳龍廷老師 與台灣國樂團策劃「布袋戲戀歌 落花斷情雨」傳統新藝布袋戲音樂會(江靖波指揮),將以音樂為創作主軸,布袋戲為輔,重新詮釋刀光劍影的音樂饗宴,以「音韻為詞,旋律為語」的音樂鋪陳與陳述,建構出音樂與布袋戲相輔相成的關係。時間:5月12日19:30,地點:台灣戲曲中心(台北市士林區文林路751號)。參見:台灣戲曲中心

林淑慧老師 5月26日將於North American Taiwan Studies Association (NATSA) 2018 Annual Conference發表論文〈The "Free World" from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Production and Discourse of Taiwan 's Travel Notes during the Cold War Period〉。會議地點: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參見:NATSA 2018 Conference

博士班許家真同學 5月25日將於North American Taiwan Studies Association (NATSA) 2018 Annual Conference發表論文〈A Representation of a Taiwan Folklore Belief across Cultural Boundaries: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HBO Original Series "The Teenage Psychic"〉。會議地點: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參見:NATSA 2018 Conference

  • 第19期徵稿期限:即日起至2018年9月30日
  • 第19期發行時間:2019年4月
  • 第19期執行編輯:汪俊彥老師
  • 第19期專題:展演當代台灣:美學、歷史與政治(徵稿不限專題)

  • 《台灣學誌》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出版之學術期刊,訂於每年4月、10月出刊。
  • 舉凡有關台灣文化、語言、文學、歷史、傳播、政治、社會變遷等台灣研究領域之學術性論文,均歡迎賜稿。
  • 徵稿類型:一般論文、專題論文、書評。
  • 論文繳交須含紙本二份及電子檔一份。繳交內容包含(一)論文全文、(二)投稿者資料表。
  • 詳細徵稿訊息請務必參見本系網站「台灣學誌」專區:台師大台文系《台灣學誌》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版權所有© 2014 NTNUTCLL. All Rights Reserved.
10610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62 TEL: 02-77345516 FAX: 02-33652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