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人文季暨台灣文化與職涯發展講座系列~ |
||||||
2017.5.4(四)10:20-12:10 2017.5.24(三)14:30-16:00 2017.6.9(五)10:20-12:10 詳細時間地點將公告於本系網站,聽講前煩請再次確認,歡迎校內外師生踴躍參與! |
||||||
![]() ~研究小群系列~ |
||||||
2017.6.6(二)12:20-13:20 詳細時間地點將公告於本系網站,歡迎本系師生踴躍參與!(研究小群可納入本系研究生學術活動認證) |
||||||
![]() ~第11屆國北教大暨臺師大臺文系所研究生論文發表會~ |
||||||
|
||||||
![]() ~2017 人文之夜、2017 台文週~ 即將展開! |
||||||
2017.5.19│人文之夜 — 一路行來ê台語文 |
||||||
![]() |
||||||
![]() 本系4月份學術活動 |
||||||
|
||||||
![]()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實習心得分享 |
||||||
實習有助於同學提早接觸職場環境,亦可開拓人文學科之跨界發展與應用。本學期新接洽的實習合作單位「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由一群年輕人所成立,擅長揉合妖怪、野史、民俗、歷史、古蹟等素材,創作小說故事、桌遊和實境遊戲等,開啟另類的「都市還魂」計畫,讓失落的台灣過往、古老的城市靈魂與現代社會重新連結起來。由於企劃內容新穎,實習招募訊息一出,便吸引許多同學的目光。本期電子報邀請目前正在工作室實習的彭建森、錢怡廷、韓恩妮同學,為我們分享這一兩個月來實習的所見所得。
《西門町的四月笨蛋》APP化又是不同的工作內容。這段時間我與建森合作,蒐集APP的古蹟建築呈現所需的圖像與老照片,以及相關建築的官方(政府或管理單位)介紹,那便是另一種層級的挑戰了。。。詳見全文。。。 文∕學士班韓恩妮同學 隨著學期匆匆過半,我在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的實習也逐漸步上軌道。作為一位台文系學生,「如何將所學的知識與課堂上教授的文本,轉化為大眾能夠輕鬆吸收的作品」是我想要學習的一大課題,而這學期的實習後應能使我有所斬獲。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離師大校區很近,就在青田街上。成員們都很親切,開會討論時只要是有所助益的意見都會列入考慮,不會因為我們身為實習生就只能當一個旁觀者,因此有真正參與在項目當中的感受。 由於個人擅長的是繪圖相關技能,並對如何募得需要的金額填補成本、如何推廣作品有興趣,因此在面試時我選擇了《說妖》桌遊此一項目。截至目前為止的內容以募資宣傳活動的設計與製作為主,工作室將使用ARG(Alternate Reality Game,另類實境遊戲)作為廣告媒介。ARG是一種將真實世界當作平台的互動式遊戲,利用多媒體將劇情展現出來。如何引導玩家一步一步投入劇情、對商品產生興趣成了最關鍵的目標,而我們的主要工作內容便是每週與成員一同開會,構思遊戲關卡與進行製作。 在參與過程中,我理解到從作品的產製乃至作為銷售項目販賣,皆需要縝密的包裝。艱難的知識或深刻的理念,得用情節循循善誘方能增強渲染力。。。詳見全文。。。 |
||||||
![]() |
||||||
![]() 生命之河的遊人手記──落蒂《風吹沙》的詩寫人生 |
||||||
文∕博士班趙文豪同學 落蒂,本名楊顯榮,1944年出生,是嘉義新港鄉人。曾參與「風燈詩社」,創辦《詩友》季刊,現為「創世紀」詩社社長。新作詩集《風吹沙》的發表,就像作者落蒂所說的:「用詩紀錄心靈波動變化的一條曲線,像一條河流,有時波濤洶湧;有時風平浪靜。」 《風吹沙》共分為四輯:第一部份的「山谷間的燈火」是生活記趣、其他的地誌詩用地方區分──「遠眺蒼茫」寫台灣,「變換的雲朵」記旅日、「古典的憂鬱」誌中國,以自傳性特色結合著情、思、趣,將裏頭的地景化為一套表意系統,闡述人生感悟並追尋記憶的歸屬。 在「山谷間的燈火」一輯,〈茶香飄進詩境〉透過雲南高山老茶樹的傳說開展:「茶煙裊裊升起/陽台上的蝴蝶蘭/也張開翅膀/探了進來」,作者召喚自然的生命,以「茶樹與茶樹的對話」寫出天然人本的智慧。在〈崖上〉再次帶出生命的孕育:「應該是季節到了/崖上那棵樹/長出新芽/並且領先群樹/釋放一些生命的訊息」,從崖上的孤絕感寫到臨接天際的寬闊感,以詩人的生命智慧作為底本,看見未來的開朗感。在〈謎和回悟〉兩首組詩產生有趣的對話關係:在「謎」中:「在靜定中/有種氛圍在醞釀著/我知道/那是一種瞬間的涉足」,透過物我的換位,對自我的生命產生詰問,「海在遙遠陌生的彼方/一直有一種謎在緩緩前進」;然而,在「回悟」裡,「酒香溢了出去/庭院的花枝伸了進去/喧鬧聲正熾熱」,每一條物景的輪廓似乎都隱含著生命的意義,「往後某個時刻/一定會逐漸清晰/且撥開所有的雲霧」,探見詩人從日常生活事物裡,感受到詩人對於生命的沉思默想,以及對於生命所懷抱著的展望。。。。詳見全文。。。 本文原發表於《文訊》第378期,2017年4月號,參見:《文訊》第378期。 |
||||||
![]() |
||||||
◆ 林巾力主任 4月中旬偕同本校吳正己副校長、游光昭國際長、文學院陳登武院長、教育學院陳學志院長、歷史系周東怡助理教授、國際處林禹致等人,前往日本拜訪明治大學、東京大學、立教大學、日本大學,並與立教大學異文化交流學部、日本大學文理學部簽署院級學生交換協議,為雙方交流奠定基礎。參見:《臺師大代表團訪東京 與4所重點日校洽談合作交流》。 ◆ 林芳玫老師 5月2日將於本校圖書館主辦之「征服科普大三角:2017臺師大數學科普書香月」系列活動中擔任數學小說講座「《達文西亂碼》小說導讀」主講人。時間:12:00-14:00,地點:台師大圖書總館八樓會議室。參見:臺師大數學科普書香月。 ◆ 賀安娟老師 5月25-27日將於「第23屆北美台灣研究學會年會」(North American Taiwan Studies Association 2017 Annual Conference: RE: Taiwan as Practice, Method, and Theory)擔任「Spatial Humanities in Taiwan」panel主持人,並發表論文〈A'Sense of Place' in Geocultural Dutch Formosa Mapping〉。會議地點:史丹佛大學。參見:NATSA。 ◆ 博士班蔡豐全同學 擔任苗栗縣第二十屆夢花文學獎評審委員暨總召集人。 ◆ 博士班趙文豪同學 書評〈生命之河的遊人手記──落蒂《風吹沙》的詩寫人生〉刊登於《文訊》第378期 (2017年4月)。參見:《文訊》。 ◆ 博士班鄧孟倫同學 論文〈《百喻經》認知隱喻現象探討〉刊登於《育達科大學報》第44期 (2017年4月)。參見:《育達科大學報》。 ◆ 博士班吳明宗同學 5月25-27日將於「第23屆北美台灣研究學會年會」(North American Taiwan Studies Association 2017 Annual Conference: RE: Taiwan as Practice, Method, and Theory)發表論文〈去殖民與想像的共同體:論林衡道《前夜》〉。會議地點:史丹佛大學。參見:NATSA。 ◆ 碩士班蔡知臻同學 論文〈論白先勇〈一把青〉小說與電視劇的懷舊書寫與文本轉譯〉刊登於《中正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第18期 (2017年3月)。參見:《中正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 ◆ 碩士班蔡知臻同學 論文〈重探臺灣日治時期小說家翁鬧:聚焦於底層書寫與現代主義〉刊登於《國文天地》第383期 (2017年4月)。參見:《國文天地雜誌》。 |
||||||
![]() |
||||||
|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版權所有© 2014 NTNUTCLL.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