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文系首頁  各期電子報
第94期  -2017年3月-

★ 本系106學年度博士班招生考試,報名期間:106年3月21日9:00至3月27日17:00,口試時間:106年4月29日13:00開始。詳細資訊請務必參見:博士班招生簡章

本系105-2實習合作機會開放申請,歡迎同學踴躍投件!

為鼓勵本系同學提早進行職涯規劃、認識職場環境並培養實務專業技能,本系已與相關產業機構陸續簽訂實習合作備忘錄。除了105學年度第1學期的量子創意影音有限公司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之外,本學期繼續接洽台北地方異聞工作室台灣水企劃整合有限公司台灣公民參與協會,歡迎有興趣同學依實習徵募公告提出申請,為你的求學生涯增添更多實務經驗與視野!

~第11屆台師大暨國北教大台文系所研究生論文發表會徵稿公告~

徵稿對象:台師大台灣語文學系及國北教大台灣文化研究所全體研究生

徵稿主題:凡與台灣文化、語言、歷史、文學研究相關之論文皆可來稿

徵稿日期:即日起至2017年3月10日止

錄取通知:2017年4月7日

會議日期:調整為2017年5月6-7日

收稿信箱:ntue.taiwaneseculture@gmail.com
(信件標題請註明:第十一屆研究生論文發表會投稿稿件及學校單位與姓名)

論文體例與投稿方式請務必參見: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esespece/

105-1實習心得分享

為使本系同學提早進行職涯規劃並接觸職場環境,本系105學年度第1學期起展開學生實習規劃,當時已有3位同學通過甄選,展開實習,這期電子報便邀請前往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實習的陳冠禎同學為我們進行分享。李江却基金會積極從事台語文的推廣活動,透過《台文通訊BONG報》、阿却賞(台語文學創作及文學研究獎勵)、有影講台語影片甄選、台語sa攏有座談會、台文走讀隊、讀冊會等富有創意的活動,持續推展台灣母語的傳播與傳承。對本系及有志從事台語文相關工作的同學來說,基金會的實習提供了相當務實的見習機會。

文∕學士班陳冠禎同學

當有人提到「西門町」時,腦海中浮現的可能會是逛街、夜唱、買衣服、吃東西的好地方。沒錯!這裡或許已經成為年輕族群追尋潮流時尚的聚集地。而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即是位於此地,在一間小公寓的九樓,平時路過,若非刻意,也許沒有多少人會注意到。

關於基金會的環境和基金會在做哪些事,相信台文系只要修過慧如老師的課,想必都不會太陌生。大一時,我也隨著班上同學們到基金會參觀過一次,當時只覺得新奇,原來台灣還有這麼一個推廣台語文的組織存在,以及為了牆上掛的電影簽名海報而感到興奮。沒想到,兩年多後的今日,自己竟然會在此當實習生。

當初看到系辦發出實習公告時,也沒多想,做完個人履歷就送出去了。憑著的是一股對實務界如何運作的好奇,以及希望能將自己在學校所學的知識學以致用的熱忱。在尚未正式實習前,原本以為大部分的工作會是集中在《台文通訊Bong報》的編輯上,等真正實際投入時,才發現事情並非如此。

對我而言,與其說都只是在學習,不如說是提供我一個發揮所長的平台。除了負責一些行政方面的工作,例如雜誌的分裝、寄送、投稿人資料的校對、台語文章的校稿、郵政事務的處理之外,還有教我如何管理基金會在Google上的部落格,以及臉書粉專的經營。比較特別的是,由於基金會裡的學姊知道我在設計與影片剪輯方面的能力,因此特別請我製作將台語書面文章轉成動態朗讀的教學影片。相對於其他如台語文格式精準度的嚴格規定,在這方面我其實有很大的自由去決定如何設計、排版,因此,雖然在幾天內一口氣做了八、九部影片,不過在過程中是愉快的。一方面能閱讀不同的台語作品,另一方面也能腦力激盪,刺激自我創意發揮。

最令我感到新奇的是,基金會從去年十月底開始推出一個「那行那敲詩」台文走讀隊的活動。在悠閒的假日午後,以一種類似快閃的表演形式到慕哲咖啡、後門咖啡替店裡的顧客朗讀台語詩。由於我會攝影,因此也被安排跟著出隊拍照,就此機會也讓我發現,原來一般民眾不論是中老年人,甚至是年輕人,對台語的接受度是比想像中還要來得大的。此種創意的推廣方式,不僅是新穎的表現,也更容易使年輕一代的族群有更多的興趣來關注,使台語能更貼近人們的生活。

在基金會實習的這四個月期間,我想,不僅因為一直沉浸在台語的環境中而使自己的台語有些許進步,更讓我對於整個台語界的生態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根據我個人的觀察,由於現今台語界仍是由中年以上的前輩在推動比較多,因此有些地方趨於保守,不過也因為如此才更需要我們這輩年輕人的投入,為之注入一股新的脈動,舉例來說,我也替基金會製作一個如何使用教育部閩南語字典的懶人包(台語按怎查!?),再搭配自己比較新穎風格的PPT設計,發佈到基金會的粉專後,有一百多人分享,觸擊率更達千人。由於前人不曾做過,所以我們更要做,時代不停在變動,如今需要的是更多的創意與新意。鼓勵大家可以到基金會實習,一起為台語推廣盡一份心力。


▲教育部閩南語字典使用教學懶人包


▲影音檔影片製作


▲部落格管理


▲「那行那敲詩」台文走讀隊活動


▲「那行那敲詩」台文走讀隊活動

尋覓青鳥之旅

文∕林淑慧老師

天光雲影,自在流轉於臺美兩地間,驀然回首思索旅行的意義。感謝美國在臺協會與國務院的推薦,得以獲選為二○一六年研習會臺灣學者的代表,與來自世界十七個國家學者交流。感謝家人、同仁及友朋的祝福,激勵於紐約大學埋首社會與文化議題,走入堆疊如山的文獻。如今反芻六週研習之旅的時時刻刻,彷如尋覓青鳥的歷程。

多音交響的族群文化

回顧密集的學術研習及文化活動,親身體會《旅人心境》的內在感受。旅行彷如追尋前行者的鼓聲,透過書寫則更深刻品味傳承之旅的意涵。藉由專題講座、圓桌論壇、學術研討等活動,與學者及民間組織討論族裔文化、移民的適應以及社會救濟等議題。曾至紐約皇后區的移民跨文化事務中心、哈林區、蘇荷區,以及新墨西哥州市政廳討論各族裔身份的轉變。又與任職於芬蘭的非政府組織(NGO)「多元文化婦女協會」的學員,至紐約移民庇護中心座談。研習會鼓勵來自亞洲、歐洲、中南美洲、非洲等國家的學員提問,並引導互相激盪發表多元意見。大家的學術背景不盡相同,文化背景、人格特質亦頗多差異,課堂課後皆是文化交流的時機。學員之中幾位為穆斯林,研習期間終日相處,得以感受於齋戒月的虔誠信仰。

明尼蘇達州槍擊事件當天,學員於紐約訪談黑人劇作家之際,作家憶起年幼時的經驗,家人常提醒遇到警察勿輕舉妄動或隨意發言,頓時淚流兩頰。臺灣曾經歷日治時期「警察大人」及戒嚴時期白色恐怖的統治,頗能以同理心感受作家的創傷。當周參訪興建於一八○四年華盛頓特區希洛浸信會,非裔美籍教徒依然敞開心窗歡迎國際學者。以手牽手方式衷心祝福世人,歌聲情感奔流迴盪於教堂,周日早晨音樂悠悠觸動心弦。夜晚路過白宮,錄下社會運動畫面,聚集的民眾向歐巴馬總統要求更深刻討論。目睹圍繞華盛頓紀念碑降半旗的景象,又漫步至林肯紀念堂,思索人權議題至今仍是美國須正視關注。因臺灣社會亦須面對各階段的移民問題,回臺擔任夏季學校講座,見主題正巧訂為「新移民」,於是在文化運動的霧峰林家萊園,適時分享尊重多元文化的觀念及方法。。。。詳見全文

註:本文轉載自《國文天地》第381期(2017年2月)頁55-57,參見:國文天地雜誌

林淑慧老師 3月4日將於歐洲台灣研究學會(EATS)主辦之「The 14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Taiwan Studies」發表論文〈Cultural Translation: Representations of Taiwan's Travel Writings during Martial Law and Post-Martial Law Period〉。會議地點:Ca' Foscari University of Venice。參見:EATS 2017 Conference

許慧如老師 3月8日將受邀至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台語sa攏有」全台語Salon演講「台灣人對語言ê態度─我ê研究kap觀察」,時間:19:30-21:00,地點: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參見: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

碩士班蔡知臻同學 文章〈現代文學與電視劇之教學引導與實踐:以《一把青》為例〉刊登於《師友月刊》第596期 (2017年2月號)。參見:《師友月刊》

  • 第16期徵稿期限:2017年4月30日
  • 第16期發行時間:2017年10月
  • 第16期執行編輯:賀安娟老師
  • 第16期專題:翻譯台灣:自1947至1987到2017之轉型與調適

  • 《台灣學誌》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出版之學術期刊,訂於每年4月、10月出刊。
  • 舉凡有關台灣文化、語言、文學、歷史、傳播、政治、社會變遷等台灣研究領域之學術性論文,均歡迎賜稿。
  • 徵稿類型:一般論文、專題論文、書評。
  • 論文繳交須含紙本二份及電子檔一份。 繳交內容包含(一)論文全文、(二)投稿者資料表。
  • 詳細徵稿訊息請務必參見本系網站「台灣學誌」專區:台師大台文系《台灣學誌》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版權所有© 2014 NTNUTCLL. All Rights Reserved.
10610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62 TEL: 02-77345516 FAX: 02-33652549